張路霞教授跨學科研究團隊揭示臭氧與慢性腎臟病患病風險的關系
時間:2022-09-16 15:37:27來源:
點擊數:
慢性腎臟病已成為全球危害人類健康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新近研究提示,環境污染也是引發腎臟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尤其是大氣污染及氣候因素對腎臟健康的影響不可忽視,亟需引起社會的關注和重視。
北京大學健康醫療大數據國家研究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腎內科張路霞教授團隊與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鄧芙蓉教授、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李雙成教授團隊合作,對臭氧長期暴露與慢性腎臟病患病風險之間的關系開展研究,相關成果于2022年7月發表在環境與健康領域知名期刊Chemosphere(Q1,IF:8.943)。
本研究利用覆蓋全國13個省份的慢性腎臟病流行病學調查數據、以及近地面高分辨率臭氧反演數據集,匹配了調查對象前兩年的臭氧暴露濃度數據。研究發現,隨著臭氧暴露濃度的升高,慢性腎臟病的患病風險呈近似線性增加趨勢。在所有47086名調查對象中,臭氧濃度每增加10 μg/m3,慢性腎臟病的患病風險增加11%(OR=1.11,95% CI=1.03-1.21)。在城鎮地區、年齡小于65歲的人群和社會經濟地位較高的群體中,臭氧與慢性腎臟病的關聯效應更為明顯。
“在天為佛,在地為魔”是學術界對臭氧的概括。本研究是我國首個探索臭氧長期暴露對慢性腎臟病患病影響的全國性研究,研究結果將為當前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的臭氧污染與腎臟疾病防治提供支撐,同時為我國完善臭氧空氣質量標準提供重要的本土化流行病學證據。本研究建議居民應關注空氣質量,在臭氧高污染時盡量避免室外長時間活動,減少其帶來的健康損害。
北京大學健康醫療大數據國家研究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腎內科
張路霞教授
和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鄧芙蓉教授
為本研究的共同通訊作者,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腎內科助理研究員
楊超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碩士研究生
王萬州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博士研究生
王玥瑤
為本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本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北大百度基金等項目的支持。

張路霞教授,北京大學健康醫療大數據國家研究院副院長,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腎內科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獲得者。擔任中國醫院協會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管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中華預防醫學會腎臟病預防與控制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Science合作期刊-Health Data Science創刊副主編等職務。近五年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SCI 收錄論文80 余篇,包括NEJM(新英格蘭醫學雜志)、Lancet(柳葉刀)、BMJ(英國醫學雜志)等;單篇最高他引超800 次,H 指數41;于2020年和2021年連續入選斯坦福大學“全球2%頂尖科學家”榜單和愛思唯爾“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獲2021年中國女醫師協會五洲女子科技獎。

鄧芙蓉教授,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系副主任、博士生導師。近年來,在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項目資助下,在環境因素的人群健康影響、機制以及干預策略方面進行了系列研究;在包括Environ Health Perspect、Nanotoxicol、Part Fibre Toxicol、Environ Sci Technol等高水平期刊發表論著100余篇;主編或參編教材、學術專著和科普專著20余部;曾獲北京市科技進步獎(2001和2018)、中國環境科學學會青年科技獎、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優秀環境科技工作者和北京大學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等。目前兼任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醫學與健康分會秘書長、中華預防醫學會環境衛生分會委員、中國毒理學會生化與分子毒理學專業委員會委員等。
Chao Yang, Wanzhou Wang, Yueyao Wang, Ze Liang, Feifei Zhang, Rui Chen, Chenyu Liang, Fulin Wang, Pengfei Li, Lin Ma, Shuangcheng Li, Furong Deng, Luxia Zhang. Ambient ozone pollution and prevalence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 nationwide study based on the China
National Survey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hemosphere, 2022, 306:13560